• 洪棄生

    洪棄生

    1866

    洪攀桂(1866-1928),字月樵,生於清末,鹿港人,因不滿清國將臺灣割讓予日本而改名繻,字棄生。洪棄生是精於駢文與漢文古典詩詞,因改朝換代而不在對政治有所寄望,將全部時間投注於文學,為文評判政事民生,可見其犀利的眼光與懷憂的心情。除以文學作低調的反抗,亦以實際行動反日──任台灣民主國之中路籌餉局委員、蓄髮留辮、穿著清國衣物等,奉中華文化為正統,日本當局於1916年強剪其辮髮,作〈痛斷髮〉指控當局暴政,並以奇裝異服繼續生活,藉此彰顯其志節。著有《寄鶴齋詩話》、《灜海偕亡記》、《八州詩草》、《八州遊記》等作品。

  • 蔡培火

    蔡培火

    1889

    蔡培火(1889-1983),號峰山,雲林北港人。自小習漢文學,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畢業,先後於阿公店公學校及臺南市第二公學校任教,1914年因參與臺灣同化會而遭免職。後得親友資助留學日本,結交具臺灣意識之同好、活躍於文化活動場域,參與結社(新民會、臺灣文化協會等)之外亦辦報刊(《臺灣青年》、《臺灣新民報》等),也因此數度入獄。戰前蔡培火舉家遷至東京,戰後回臺任公職。然不論其身份如何轉換,對於臺灣白話字普及之志不改初衷,其以羅馬字寫成之《十項管見》最具代表性。

  • 林海音

    林海音

    1918

    林海音(1918~2001)原籍台灣苗栗縣的客家人,幼年時舉家遷居北京。 北京的成長經驗,成為林海音小說《城南舊事》的重要背景來源。1948年,林海音和家人回到台灣。從1953年到1963年期間,她擔任《聯合報》副刊編輯,同時從事散文、小說、兒童文學之創作。1967年林海音創辦《純文學月刊》,隔年又成立純文學出版社。林海音的一生從事編輯、寫作、出版三項工作,從未間斷。她提攜了許多作家,對臺灣現代文學的推展,深具影響。《城南舊事》、《婚姻的故事》、《綠藻與鹹蛋》、《冬青樹》等等都是林海音膾炙人口的代表作。

  • 姚一葦

    姚一葦

    1922

    姚一葦(1922-1997),本名姚公偉,生長於江西鄱陽。1941年考進廈門大學,最初攻讀電機工程,後來轉到銀行系,廈門大學為了躲避戰火搬到福建長汀,年輕的姚一葦以校為家,也跟著學校遷徙。在大學就讀時,姚一葦參加了戲劇演出,這讓他自此愛上戲劇,學校能夠提供的戲劇知識有限,他就利用圖書館自己學習,他不但閱讀了大量的歐洲經典劇作,還在1944年寫成了第一部劇本〈風雨如晦〉,那一年他才20歲,往後一腳踏入創作的天地。1950年代末,開始在國立藝術學校教書,1982年提前自臺灣銀行退休,參與國立藝術學院建校事宜,並出任首任戲劇學系主任兼教務長,除了教書之外,姚一葦對劇場實務也極為投入,1980年,當時擔任中國話劇欣賞演出委員會主任委員的姚一葦,創辦了第一屆「實驗劇展」。這項劇展從1980到1984年一共舉辦5屆,培養了大批年輕的編導人才,對於臺灣現代劇場發展的推動功不可沒。著有劇本《來自鳳凰鎮的人》、《紅鼻子》、《申生》、《一口箱子》等,以及《詩學箋註》、《藝術的奧祕》、《戲劇論集》等。

  • 葉石濤

    葉石濤

    1925

    葉石濤(1925-2008),出生於台南,1960年代移居高雄。日治時期就讀中學即發表日文小說,在台灣文壇上展露文采。戰後因政局轉變,以精讀《紅樓夢》作為學習中文的方式,1950年代因「知匪不報」的莫須有罪名被判刑,中斷寫作與工作,為求生計,在四處轉換教職之際,也從事翻譯。1960年中期復出後筆耕不輟,尤以撰寫台灣文學史論為要,影響至今,《台灣文學史綱》即為代表作。葉石濤的小說關注台灣族群議題、歷史經驗,描寫命運困頓的小人物,聚焦於人類生存的困境,本土意識豐厚。作品如《西拉雅族的末裔》、《台灣男子簡阿淘》、《賺食世家》、《台灣文學的悲情》、《走向台灣文學》、《府城瑣憶》等,葉石濤可謂窮盡一生,都為台灣文學的發展與更好的未來勞動著,直到生命末了。

  • 謝里法

    謝里法

    1938

    謝里法的筆,用以繪畫、記錄歷史、創作小說,還能成詩。 謝里法1938年出生於臺北大稻埕,1959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1964年旅居法國巴黎學習藝術,1968年前往美國紐約發展。藝術創作包含「嬰兒與玻璃箱」、「山上一棵樹」、「牛犇牛」等系列。屢獲國內外大獎和國際單位典藏,包含第37 屆行政院文化獎、國際藝評人協會終身成就獎、作品入選瑞士國際彩色版畫三年展、阿根廷國際版畫雙年展等。 當其創作美術作品時,文學也未被落下。從投稿報章雜誌到出版專書,謝里法是臺灣藝術史的拓荒者,挖掘上一代並引領後代前行,著有《日據時代臺灣美術運動史》、《臺灣出土人物誌》等。也透過小說《紫色大稻埕》來堆砌出真情實感的臺灣藝術家,出版《重塑臺灣的心靈》等當代藝術和社會觀察。曾獲得巫永福評論獎、行政院第三十七屆文化獎等。其創作全面性的記錄時代,建構不同以往的詮釋途徑,引導臺灣各世代的人看見臺灣,走向自我認同的道路。

  • 王文興

    王文興

    1939

    王文興是當代台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長篇小說《家變》和《背海的人》體現了現代主義美學的精髓。就形式實驗而言,這兩部作品將小説文字的音樂性和象徵潛能推展到極致;內容方面則逼視家庭倫理背後的幽微、探索人類生存尊嚴的底線,對台灣戒嚴時期保守妥協的主導文化提出了嚴肅的針砭。王文興致力於經營一個獨特的文學創作典範,數十年不懈,在學界中倍受尊崇。2009、2011年分別獲頒的中華民國國家文藝獎和法國「藝術與文學」勳章,則見證了主流體制對他傑出成就的肯定。——張誦聖

  • 施叔青

    施叔青

    1945

    施叔青早年擅寫怪誕、畸零,以現代主義、存在主義式描寫夢魘與瘋癲著稱。1980年代書寫一系列香港故事,1990年代旅居香港十年的施叔青轉向歷史傳奇書寫,創作了《香港三部曲》:《她名叫蝴蝶》(1993)、《遍山洋紫荊》(1995)、《寂寞雲園》(1997)。2003年之後陸續發表的《台灣三部曲》展現施叔青重寫台灣國家歷史的宏圖。一部曲《行過洛津》(2003)探討早期漢人移民與原住民及清國的關係。二部曲《風前塵埃》(2008)刻劃日治時期「理蕃」政策下東部原住民、客家人與日本人的關係。三部曲《三世人》(2010)描寫1920~1930年代台灣的社會、文化、民族運動。整體而言,施叔青中期以前,風格與題材多變、騷動不安;中期之後,小說展現跨國文化視野、深刻的歷史關懷與社會批判。——劉亮雅

  • 李永平

    李永平

    1947

    李永平是出身馬來西亞的傑出華文小說家,成長於英屬婆羅洲殖民地,曾留學台灣、美國,最終定居台灣,小說家複雜的認同和跨國移動經驗反映在作品當中。 代表作《吉陵春秋》(1986)以純正中文打造充滿中國情懷的紙上小鎮,投射離散華人的原鄉想像。近作《大河盡頭:上下卷》(2008, 2010)將視野投回婆羅洲故鄉的重層殖民身世,也為華文世界的雨林書寫豎立豐碑。 李永平作品已有英、日文譯本,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也為他建置作家網站,展現作家國際影響力。作品獲獎包括金鼎獎圖書類文學獎(台灣)、中山盃華僑華人文學獎評委會大獎(中國)、紅樓夢獎專家推薦(香港)、《亞洲週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香港)等,2016年獲頒國藝會國家文藝獎(台灣)的殊榮。

  • 李潼

    李潼

    1953

    李潼(1953-2004),本名賴西安,生於花蓮,而後定居於宜蘭。1989年辭去高中教職後專事寫作。在大量創作兒童文學之前,李潼以本名賴西安發表了不少膾炙人口的民歌,如〈廟會〉、〈月琴〉、〈散場電影〉等。少年小說《天鷹翱翔》獲獎時,李潼表示在該書出版前以近百篇短篇小說及歌詞磨鍊筆鋒。創作文類包括小說、散文、論述、劇本、歌詞、新詩等,量豐質美,有「台灣少年小說第一筆」之稱。李潼作品多從生活取材,關懷土地與民情,飽含正向、積極的生命力,他視作家為正職工作,擘畫兒童文學創作的藍圖,作品《天鷹翱翔》、《再見天人菊》、《少年噶瑪蘭》、《望天丘》、《魚藤號列車長》,以及《臺灣的兒女》系列等,一部部生動的故事,帶領兒童、青少年穿越閱讀的迷霧,感受文學的美好。

  • 平路

    平路

    1953

    平路(1953年生),本名路平,出生於高雄鼓山,小說家、文化評論家。創作關注政治、社會、文化、性別、人權等多元議題,文字風格鮮明,曾獲聯合報文學獎(小說)、時報文學獎(散文、劇本)、吳三連文藝獎、臺灣文學獎、國家文藝獎。 擅長描繪人物樣貌、多樣風情、多變心理特質的平路,其文學功力奠基於史料文獻的考證,在貼近史實的軌道上,抽絲剝繭、細細梳理,因此其作品具有真實的深度。平路藉由寫作探究其所關心的各項議題,不僅為臺灣也為島嶼之間、天涯之境,創作書寫、銘刻歷史。平路為文學延伸路徑,她走入社會,參與公共議題,在公共事務上包括中華民國無任所大使、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台董事長等,皆可見其積極投入文化推展,而她那如喙的筆,也在報刊、學院留下深刻的記錄。平路用文學療癒傷痛與撫慰折磨,也用文學為臺灣發聲。

  • 劉克襄

    劉克襄

    1957

    劉克襄的文學志業由詩作起步,1980年代初因批判政治反映社會現實,一度掀起「劉克襄旋風」。同時撰寫鳥類生態散文,成為台灣自然寫作的闢路要角。數十年來經常風塵僕僕地四處踏查,不斷嘗試各種自然文體和題材的試驗,大至地理文史,小及昆蟲花草,皆潛心著墨,以詩、散文、小說、報導、指南、繪本等多樣呈現。創作對他而言,不只是滿足個人的志趣,更時常懷抱驅動社會的使命感。深具開創性的著作,屢屢引起關注,或者帶動書寫風潮。

  • 瓦歷斯.諾幹

    瓦歷斯.諾幹

    1961

    1961年,台灣中部雪山山麓南端,名喚Mihu的泰雅部落出生了瓦歷斯‧諾幹(他當然不知道自己日後會成為漢人世界規訓下的文學家)。直到12歲之齡,他的腳才初次踏進城市雛型的客家小鎮──東勢,並在充斥著種族歧視的氛圍努力閱讀文明的教科書(只能如此,否則就成為歧視下的壞學生)。1979年,通過台中師專彗星詩社之邀請詩人吳晟,驚異於直白的文字也能煥發土地的力量,於是捨棄了辭藻華麗、附庸風雅的創作詩風。1983年遠赴花蓮教書,再識詩人林華洲書寫泰雅南澳、1984年又識老紅帽(國府稱「台共」),大量閱讀《夏潮》雜誌、1990年以《獵人文化》雜誌之名踏查山野部落歷時兩年,凡此種種,奠定並形塑了瓦歷斯‧諾幹後殖、解殖的文學風。 ---瓦歷斯.諾幹,2016

  • 邱妙津

    邱妙津

    1969

    邱妙津(1969-1995)是具有代表性的同志文學經典作家,學生時期即是文學獎的常勝軍,且於1991年出版第一本小說著作《鬼的狂歡》。邱妙津從台灣大學心理系畢業後,於1994年前往法國巴黎第八大學攻讀碩士,同年出版《鱷魚手記》。1995年,邱妙津自殺身亡,自此在文壇掀起討論。邱妙津尚未發表的作品在文學遺產執行人賴香吟的協助下,出版為《寂寞的群眾》、《蒙馬特遺書》及《邱妙津日記》。邱妙津的創作具私小說的性質,內容涉及自我認同的探索、生與死的辯證,並積極追求藝術的純粹性。──涂芝瑄,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