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噶瑪蘭》

  • 張子樟。1992。〈從歷史與閱讀趣味看少年小說──淺析《少年噶瑪蘭》〉。《八十學年度兒童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少年小說》。臺東:臺東師院語文教育學系,臺灣師院兒童讀物研究中心。頁209-233。
  • 徐惠隆。1994。〈蘭地文學的特質與開展──蘭地文學的特質分析──李潼與少年小說的因緣〉。《鄉土與文學:臺灣地區區域文學會議實錄》。臺北:文訊雜誌社。頁439-442。
  • 張子樟。1995。〈兩岸少年小說創作的比較──以《山羊不吃天堂草》與《少年噶瑪蘭》為例〉。《閱讀與詮釋之間:少年兒童文學評論集》。花蓮:花蓮縣文化中心。頁47-53。
  • 張子樟。1998。〈鄉土文學教學的實踐──以《少年噶瑪蘭》為例〉。《閱讀的喜悅》。臺北:九歌出版社。頁51-63。
  • 四方晨,陳秀鳳譯。1999。〈探討亞洲兒童文學的特質與傾向──從李潼、權在生、陳丹燕三人的長篇作品探討亞洲兒童文學的特質〉。《第五屆亞洲兒童文學大會21世紀的亞洲兒童文學論文集(中文版)》。臺北: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頁16-21。
  • 李肇芳。1999。〈探尋李潼少年小說中的寫實精神──以《少年噶瑪蘭》為例〉。《第三屆全國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少年小說論文集》。臺北:富春文化公司。頁185-213。
  • 邱各容。2002。〈臺灣少年小說第一筆──李潼〉。《播種希望的人們:臺灣兒童文學工作者群像》。臺北:富春文化出版公司。頁220-224。
  • 胡怡君。2002。〈試析臺灣少年小說中的尋根歷程〉。《少兒文學天地寬──臺灣少年小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九歌出版社。頁273-289。
  • 張桂娥。2002。〈臺灣少年小說日譯狀況之研究──李潼的〈帶爺爺回家〉、《少年噶瑪蘭》和〈大厝來的少年家〉〉。《少兒文學天地寬──臺灣少年小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九歌出版社。頁125-132。
  • 許榮哲。2002。〈臺灣文學地圖舉例──東部作家〉。《2000臺灣文學年鑑》。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頁107。
  • 陳素琳。2002。〈臺灣兒童文學的歷史小說研究──根的符號與象徵〉。《少兒文學天地寬──臺灣少年小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九歌出版。頁249-272。
  • 2003。《呼喚:李潼少年小說的聲音》。臺北:民生報社。
  • 張娣明。2004。〈少年時期對族群認同的心理衝突──李潼的《少年噶瑪蘭》探析〉。《臺灣少年小說作家作品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頁231-255。
  • 陳姿羽。2004。〈龜山島守護的蘭陽平原〉。《吾土吾民:『臺灣文學地圖』報導與『故鄉的文學記憶』徵文合集》。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頁65-75。
  • 陳雅慧。2004。〈少年小說中的原住民形象──以李潼《少年噶瑪蘭》、《博士.布都與我》為例〉。《臺灣少年小說作家作品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頁257-281。
  • 2005。《永遠的兒童文學作家:李潼先生作品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
  • 張子樟。2007。〈是逃避,也是征服──李潼的時間與敘事〉。《少年小說大家讀:啟蒙與成長的探索》。臺北:天衛文化圖書公司。頁383-390。
  • 邱阿塗。2012。〈莫使噶瑪蘭人的「根」枯萎消失──讀李潼的《少年噶瑪蘭》有感〉。《悠悠南門河》。宜蘭:宜蘭縣政府文化局。頁17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