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噶瑪蘭》

  • 許建崑。1992.09.02。〈如何走出時空的樊籠──試讀李潼的《少年噶瑪蘭》〉。《自立晚報》19版。
  • 張子樟。1992.10.11。〈文化尋根與魔幻寫實──我讀《少年噶瑪蘭》(上)〉。《國語日報》8版。
  • 張子樟。1992.10.18。〈文化尋根與魔幻寫實──我讀《少年噶瑪蘭》(中)〉。《國語日報》8版。
  • 張子樟。1992.10.25。〈文化尋根與魔幻寫實──我讀《少年噶瑪蘭》(下)〉。《國語日報》8版。
  • 游珮芸。1993.02。「台湾を描く作家.李潼」。『日本児童文学』2月号 :118-119。
  • 張永琛。1993.06。〈血液裡神祕的呼喚:解讀李潼先生和《少年噶瑪蘭》〉。《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第9 卷第3期:47-51。
  • 馬景賢。1994.12。〈從《阿輝的心》到《少年噶瑪蘭》──談少年小說的出版與展望〉。《出版界》第42期:16-19。
  • 傅林統。1998。〈美國與臺灣──原住民少年小說概觀──噶瑪蘭尋根〉。《兒童文學學刊》第1期:10。
  • 李進。1998.07.20。〈李潼《少年噶瑪蘭》進軍日本〉。《聯合報》48版。
  • 吳品賢。2000.06。〈關懷「少年」與「鄉土」的交集──李潼《少年噶瑪蘭》探究〉。《臺灣人文.臺灣師範大學》第4期:63-89。
  • 林芳妃。2000.07。〈奇異的時空之旅──《少年噶瑪蘭》〉。《國文天地》第182期:112。
  • Lin, Han-Lin(2006). "Observation on foreign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aiwan: The future of local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aiwan." Master's Theses and Doctoral Dissertations.23:25-26。
  • きど のりこ。2006.12。「李潼『カバランの少年』を読んで――アジア的ファンタジーの醍醐味」。『虹の図書室』第2卷第3號:96-100。
  • 小笠原 洽嘉。2006.12。「『カバランの少年』考」。『虹の図書室』第2卷第3號:86-95。
  • 馬場 与志子。2006.12。「李潼さんの思い出など」。『虹の図書室』第2卷第3號:101-104。
  • 許耘。2006.12。〈電影開麥拉:《少年噶瑪蘭》的呼喚‧李潼小說與改編卡通動畫的輝映〉。《小作家》第152期:83-88。
  • 傅玉香。2006.12。〈多元的台湾の「翻訳」──李潼《少年噶瑪蘭》の日本語訳本の分析〉。《台灣日本語文學報》第21期:419-440。
  • 彭妮斯。2007。〈文學中的族群想像與歷史文化書寫──以李潼《少年噶瑪蘭》為例〉。《慈惠學術專刊》第3期:165-181。
  • きど のりこ,林文茜譯。2007.06。〈李潼的《少年噶瑪蘭》讀後感──亞洲式奇幻文學的醍醐味〉。《兒童文學家》第38期:11-13。
  • 小笠原 洽嘉,林文茜譯。2007.12。〈《少年噶瑪蘭》考〉。《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第108期:28-33。
  • 張子樟。2007.12。〈在內容與形式之間擺盪──檢視李潼作品的另一種角度〉。《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第108期:4-6。
  • 張子樟。2009.01。〈臺灣少年小說創作的回顧〉。《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第121期:23-25。
  • 徐惠隆。2011。〈「噶瑪蘭三部曲」中的鄉土歷史因子〉。《宜蘭文獻雜誌》第89、90期合刊:74-107。
  • 林佩蓉。2012。〈作家筆下的人事與景物(四)──李潼,〈少年噶瑪蘭〉、〈少年噶瑪蘭附記年表〉〉。《臺灣文學館通訊》第37期:120。
  • 王雅麗。2013。〈析論《少年噶瑪蘭》生命議題〉。《中國語文》第113卷第4期:68-77。
  • 童新月。2013。〈時間洪流下噶瑪蘭人的變遷──《少年噶瑪蘭》探究〉。《中國語文》第113卷第5期:61-69。
  • 謝珍娥。2013。〈《少年噶瑪蘭》的族群認同〉。《中國語文》第113卷第5期:99-107。
  • 程魯魯。2016。〈貼近鄉土,探源尋本──論李潼《少年噶瑪蘭》中的在地書寫〉。《昆明學院學報》第38卷第4期: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