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過洛津——台灣三部曲之一》

  • 張瑞芬。2005。〈國族•家族•女性──陳玉慧、施叔青、鍾文音近期文本中的國族╱家族寓意〉。《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0期:1-29。
  • 黃啟峰。2005.07。〈《行過洛津》的歷史書寫研究——從小說人物看後殖民現象的權力運作〉。《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論文集刊》第10期:95-107。
  • 錢南秀。2005.12。〈在鹿港發現歷史:施叔青《行過洛津》讀後〉。《聯合文學》第254期:141-144。
  • 林曉英。2006.04。〈音樂文獻抑或藝術史小說:《行過洛津》〉。《臺灣音樂研究》第2期:119-141。
  • 李紫琳。2006.09。〈地理環境的歷史書寫:從地貌及聚落空間解讀《行過洛津》〉。《東華中國文學研究》第4期:171-198。
  • 林芳玫。2007.1。〈地表的圖紋與身體的圖紋:《行過洛津》的身份地理學〉。《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5期:259-288。
  • 陳芳明,施叔青。2007.10。〈鹿港.香港到紐約港:陳芳明對談施叔青〉。《印刻生活文學誌》4:2:26-38。
  • 林芳玫。2009.11。〈文學與歷史:分析《行過洛津》中的消逝主題〉。《文史臺灣學報》第1期:181-205。
  • 劉亮雅。2010.06。〈施叔青《行過洛津》中的歷史書寫與鄉土想像〉。《中外文學》第429期:09-41。
  • 曾秀萍。2010.09。〈扮裝臺灣:《行過洛津》的跨性別飄浪與國族寓言〉。《中外文學》第430期:87-124。
  • 施叔青。2011.07。〈走向歷史與地圖重現〉。《東華人文學報》第19期:1-8。
  • 朱云霞。2011.08。〈性別視域下的歷史重構:試論施叔青的台灣三部曲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7卷4期:165-168。
  • 施叔青。2012.01。〈用小說為臺灣歷史作傳:我寫「臺灣三部曲」〉。《文訊》第315期:20-25。
  • 詹閔旭。2012.06。〈恥辱與華語語系主體:施叔青《行過洛津》的地方想像與實踐〉。《中外文學》第437期:55-84。
  • 李欣倫。2012.07。〈受苦敘事與身體隱喻──以施叔青《臺灣三部曲》與鍾文音《島嶼百年物語》為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第22期:159-203。
  • 邱雅芳。2014.06。〈施施而行的歷史幽靈:施叔青作品的思想轉折及其近代史觀〉。《文史臺灣學報》第8期:29-52。
  • 簡瑛瑛、吳桂枝。2015。〈華語語系女性歷史書寫與跨文化再現:從施叔青《台灣三部曲》到平路《婆娑之島》〉。《台灣學誌》第12期:1-5。
  • 李欣倫。2015.09。〈聲色一場:從施叔青習佛經驗讀《行過洛津》和《風前塵埃》中的身體〉。《台灣學誌》第12期:37-55。
  • 林芳玫。2015.09。〈沈默之聲:從華語語系研究觀點看《台灣三部曲》的發言主體〉。《台灣學誌》第12期:17-36。
  • 張素貞。2016.02。〈施叔青的臺灣歷史小說《行過洛津》〉。《鹽分地帶文學》第62期:157-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