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叢靜文。1973。〈姚一葦〉。《當代中國劇作家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頁69-82。
  • 邱秀文。1977。〈為時代代言的藝術家--訪姚一葦先生〉。《智者群像》。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頁118-126。
  • 張健。1979。〈姚一葦戲劇的一正一反觀〉。《從李杜說起》。臺北:南京出版公司。頁113-118。
  • 尼洛等。1984。〈聯合報第八屆短篇小說獎決選會議紀實--特別貢獻獎〉。《聯合報七十二年度小說獎作品集》。臺北:聯合報編輯部。頁20-23。
  • 公仲、汪義生。1989。〈60年代後期和70年代臺灣文學(1966-1980)--姚一葦〉。《臺灣新文學史初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頁309-312。
  • 古繼堂。1993。〈打通藝術和文學理論通道的姚一葦〉。《臺灣新文學理論批評史》。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頁170-176。
  • 王晉民。1994。〈姚一葦的戲劇〉。《臺灣當代文學史》。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頁768-786。
  • 古遠清。1994。〈探索藝術奧祕的姚一葦〉。《臺灣當代文學理論批評史》。武漢:武漢出版社。頁336-340。
  • 張默。1998。〈辭世作家小傳--姚一葦(1922-1997)〉。《1997臺灣文學年鑑》。臺北:行政院文建會。頁221-222。
  • 陳鬱。1998。〈隱沒的酒神--姚一葦的閱讀人生〉。《閱讀之旅(上)》。臺北:聯經出版公司。頁222-232。
  • 鍾明德。1999。〈一切由《荷珠新配》開始--蘭陵劇場的初步實驗與小戲場運動〉。《台灣小劇場運動史》。臺北:揚智出版社。頁35、37。
  • 王澄霞。2000。〈姚一葦--走向後寫實當代劇場的先驅〉。《臺港澳文學教程》。上海:漢語大辭典出版社。頁232-235。
  • 劉森堯。2004。〈謝謝你,伊歐涅斯柯!--懷念姚一葦和俞大綱兩位教授〉。《母親的書》。臺北:爾雅出版社。頁25-33。
  • Li, Ruru(2005). “Chinese-Speaking Theatre In Perspective: A Symposium.” Asian Theatre Journal. 310-323.
  • 馬森。2006。〈八○年代的臺灣小劇場運動〉。《中國現代戲劇的兩度西潮》。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頁201-202。
  • 黃美序。2007。〈臺風西雨新舞臺(臺灣行)--觀潮有成的前浪--姚一葦〉。《戲劇的味/道》。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頁330-331。
  • 梁燕麗。2008。〈現代戲劇理論在臺灣--姚一葦、藍劍虹和鍾明德--姚一葦:在傳統與現代之間〉。《臺灣文學現代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廈門: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頁2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