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過洛津——台灣三部曲之一》

出版資訊: 台北:時報文化,2003年。
書介: 〈施叔青《行過洛津》中的歷史書寫與鄉土想像〉﹙節錄﹚/劉亮雅

雖然小說以許情三次來洛津的嘉慶年間到道光中葉為主要背景,但敘述者讓我們看到更早的洛津──許多漢人移民還沒來到之前、以平埔族為主的洛津,曾經屬於荷蘭人統治勢力範圍的洛津。如此一來,小說雖主要是漢人移民開發史,卻又不只如此,而是洛津這個地方的歷史。前面我說過,敘述者統攝古今、對照本地與外來的視野才是本書真正的主角。我以為,從敘述者的視野可以看到一種新的鄉土想像。此一鄉土想像一方面是歷史化的,另方面又放在跨國的脈絡。同時它的鄉土意象由傳統鄉土小說中的農漁村轉為商業都市。

《行過洛津》一開始即透過許晴第三次渡海來台的辛苦和驚佈凸顯閩南漳州、泉州傳誦的渡海悲歌:「勸君切莫過台灣,台灣恰似鬼門關」。除了巨浪暴風和詭異鳥蝶嚇得全船跪求媽祖保庇,又需擔憂惡傳戶串通海盜謀財害命,船老大丟下一句俗話:「過蕃有一半,過台灣攏無看」,意思是說閩南人渡海到南洋有一半人回得了家鄉,但過台灣的幾乎回不去,因此南洋才是閩南人的第一選擇。緊接著又透過許情三次來訪,帶入對洛津地理環境變遷的描寫。許情第一次來,正值洛津開港,當時港深水闊戎克船可以航入洛津,洛津得以位居台灣對外第二貿易大港,但第三次來,洛津海港卻以嚴重淤積,必須由番仔挖進出。敘述者以具有當代水文地理和環保的知識加以分析:

濁水溪、大甲溪等河川西流入海,含沙量大,沖刷下游造成海底平淺,高山地質脆弱,經過移民濫墾濫伐,破壞水土,一遇颱風沖刷而下,挾帶大量砂土淤塞港口,沙灘綿延,致使洛津的海岸線不斷往南推展,港路愈來愈狹窄紆曲,加上受到地形的變動,西部海岸逐年隆起,泊船艱困不易,洛津港口被迫遷移……(施叔青2003:7)

敘述者繼續指出,道光中葉以後,商船改由王功港出入,但「道光末年接連兩次大地震,天變地動海洋隆起更為嚴重,濁水溪又氾濫」(施叔青2003:7),造成王功港也淤積,才改由番仔挖進出。換言之,濁水溪、大甲溪等河川含沙量大,地震及其他地殼運動造成西部海岸逐年隆起,在加上漢人移民濫墾濫伐,乃是洛津及王功接連淤積的原因。作為一個地方,洛津本身的地理環境因著自然和人為因素亦在變動之中。弔詭的是,它因天然大港吸引移民,它的淤積卻和移民的過度開發托不了關係,乃至盛極而衰。與此相對照的是康熙初年,洛津仍是「平埔族捕魚、射鹿,與世隔絕的幽僻小港」(施叔青2003:58),但乾隆中葉石萬登陸洛津時,則已「具備都市的雛形」(施叔青2003:58)。到了嘉慶年間石煙城卻感嘆:洛津正式與對岸設正口才三年就不良於航,洛津繁華只是曇花一現(施叔青2003:98),然而早在康熙末年,就有洛津港口「淤塞難行的記載」(施叔青2003:92)。這幾幅不同圖像大多是從閩南移民開方洛津的角度,包括台灣相對於南洋作為貧困閩南人的冒險地,包括洛津港的變化。唯獨敘述者批評移民濫墾,是帶著讓在地永續發展的當代環保視野。而一直要到施輝在山上遇到山地人,看到豪海儀式,敘述者才藉他批判移民對原住民土地的侵略。

轉載自《中外文學》第39卷第2期,2010年6月,頁 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