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前塵埃——台灣三部曲之二》

出版資訊: 台北:時報文化,2008年。
書介: 〈施叔青《風前塵埃》中的另類歷史想像〉﹙節錄﹚/劉亮雅

《風前塵埃》是施叔青《臺灣三部曲》的第二部,無論在美學上與思想深度上都展現了野心。如同解嚴以來許多歷史記憶小說,《風前塵埃》採取非線性敘述,彰顯後現代的去中心,而異乎解嚴前鍾肇政、李喬等線性敘述的傳統「大河小說」。然而較諸其他許多解嚴以來歷史記憶小說,《風前塵埃》更關注於涉及跨國殖民主義的大歷史以及諸多小歷史與大歷史的關係。這些重層交疊的歷史記憶卻又因跳躍、非線性的敘述而有如破片,藉此施叔青暗喻了臺灣歷史的複雜曖昧、斷裂錯亂以及重組記憶之必須。南方朔認為《風前塵埃》裡堆疊的記憶碎片彷彿班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筆下的歷史天使看到的受苦者的歷史,讚賞它「有如揭謎式的多層次敘述」,[1]讓「征服─被征服」、「認同─自我分裂」、「受害─加害」、「迫害─野蠻」等歷史課題「被鑲嵌進了更複雜、更細緻的架構」。[2]施叔青採取多線進行、今昔交錯跳接,以一個日本移民家族史為主軸,從日本總督到被殖民的漢人、原住民,呈現了立體的歷史縱深以及多重視角的交響。另一方面,卻又不直寫女主角橫山月姬的心理,而是由不同的人物揣測想像她,顯現歷史的斷裂與重構的困難。人物藉照片召喚記憶,施叔青卻凸顯攝影、望遠鏡等現代技術如何可能被殖民凝視(colonial gaze)所利用。《風前塵埃》處理了台灣文學絕少探討的幾個議題:日治時期「理蕃」、太魯閣之役、日治時期花蓮地區的族群關係、日本移民村、戰後日本殖民移緒。戰後日本與臺灣兩邊政府都長期漠視日治時期的臺灣歷史與文化。《風前塵埃》讓我們重新想像日治時期臺灣東部並檢視日本殖民移緒。更特別的是,《風前塵埃》啟始於2003年主角之一、在日本長大的「灣生」第二代女子無弦琴子,她一邊與韓國女學者策劃日本帝國時期宣揚戰爭的和服,一邊看著臺灣方面的邀請卡,回憶1973年來臺尋訪母親的記憶和自己的身世。不論是日治時期的殖民相遇,七零年代初期無弦琴子的臺灣之行,或是現今無弦琴子的反思與想像,都涉及了跨國流動中的國族與性別,也涉及今昔的映照。


轉載自《清華學報》,第43卷第2期,2013年6月,頁313-3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南方朔,〈推薦序:透過歷史天使悲傷之眼〉,收入施叔青,《風前塵埃》,頁8。
[2] 同前引,頁10。